深入之后的解读——《特钢密码》序
作为一名在太钢工作了多年的人,特别欣喜能有这样一本书出版。
产品,除了用于生产与生活,还承载着强国使命。比如特钢,就是衡量一个国家能否成为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志。
自建厂以来,太钢就以特钢为使命。从第一炉不锈钢出发,钢厂便高举这杆“特”字大旗,开启了特钢之旅。88年风雨兼程,冷轧硅钢、电磁纯铁、笔尖钢、“手撕钢”、高端碳纤维……太钢的产品上天,太钢的产品入地,太钢的产品下海,太钢的产品一路高歌猛进,源源不断挺进高铁、核电、石化、汽车、桥梁、航空、船舶等高精尖领域,填补着一项又一项行业空白。
特钢何以为“特”?就是实现别人无法实现的,做到对手无法超越的。
超越之路何在,特钢密码何解?这是许多人想破译的。
王绍君先行一步了。我想,他是带着特钢人与文字工作者的双重责任与使命出发的。
号称“十里钢城”的太钢,太大了。每一个品种,从研发、原料、炼铁、炼钢、轧钢、成品等一系列工艺流程走下来,太长了。
从哪里入手?行业之外的人,是难以快速切入这种专业领域的。做过多年记者、在太钢采访过无数工艺与产品的我深知,单那一串串专业术语,就会让人闻之却步。每一次书写,都需将专业程序消化、解译,再以新闻与文学的语言呈现。
这项工作,真还得熟悉太钢的本土作家去完成。其过程之艰辛,不亚于技术人员对一种产品的研发。
王绍君即便是轧钢系统的人,对他而言,解读特钢密码也是有难度的。好在,他有三十多年的钢厂工作积淀,如今又身兼太钢的文学管理工作,是冶金系统一位优秀的文字工作者。除他擅长的诗歌、小说之外,近年来更立足太钢,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报告文学,而他书写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钢铁领域的优秀领军人。重要的是,他对太钢的产品、厂房、道路,甚至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说白了,他熟悉太钢的气息。
让外界认识太钢,从文化领域解读太钢,王绍君有资格,也有责任挑起这副重担。
于是,他穿过研发密集的网,走过生产火热的门,打开营销一道道窗,回溯,追踪。我知道,他在铁道边一定碰到过一辆辆运送不锈钢的列车,等待的间隙又一次次仰头看过那座穿天而上的高炉,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也一定遇到了一个个脸上写满无数张图纸的特钢人。
对,最终铸就这“特”字的,是人。
于是,作者把解密的视线转向人——科研人、焦炉工、炼钢工、轧钢工,技术能手、炼钢专家,厂长、点检员、工段长、操作工。从管理到操作,从车间到小区,从炉前到饭桌,从钢铁到花草……作者跑了多少路?见了多少人?说了多少话?结果是,特钢之路一截截显现,特钢密码被一层层破译。
全书通读下来,读者在这个特钢世界感受到的恰恰不是钢铁的冰冷,而是一股暖,一份“情”。赋予特钢密码的人,大多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人。而在这黄土之地将产品推向领域巅峰,缘于特钢人对钢厂的一份深情,对岗位的一份挚爱。
他破解的不只是特钢的形成,而是整个特钢之所以成为特钢的背后一系列原动力,因此,他的文字中不仅出现了家庭、孩子,还有空气、花草。
合上书稿,恍然明白。太钢之所以“特”,不仅仅是产品的“特”,工艺的“特”,技术的“特”,关键是人的“特”。人的智慧、汗水、情感、付出,才是铸就特钢的关键元素。特钢,是由太钢的每一个人、每一台设备、每一朵钢花,甚至太钢范围内的每一株草,一分一分积攒而成的磅礴气势。
当然,使命完成不易,难点往往不在常人通常理解的范围,比如王绍君这次的破解。我想,走过多少路,找过多少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破解过多少专业难题,于他而言应该都不是最难的。他所谓的难,应该在一些想告诉读者的细节而不能,想带读者深入的角落而不得。不得不说,书中一些地方的阅读很不过瘾,那是作为读者的深度渴求。但作为一名熟悉钢厂的人,我深知,并非作者没有关注到,没有走访到,而是他必须尊重一个特殊行业的规则。对于钢厂,那是另一重密码,是不能轻易触碰的隐秘之地。
即便如此,跟着他的笔触所至,也足够我们拿到特钢密码这把钥匙了。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可与任何一种太钢产品并列,同为特钢之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