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奥运同行 上班族被运动“拯救”的两三事看看他们的经历和你一样不
2024年巴黎奥运会来了。奥运会不仅是提供一个平台,让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进行“更快、更高、更强”的比拼,它更深的意义在于传播“重在参与、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让奥林匹克精神在大众中生根萌芽,强烈激发人们的体育热情。
体育到底能带给人们什么?每个人的体会都是不同的,但体会到的都是正向的东西。“体态变轻盈”、“身体素质变好”、“精神很轻松”……这些特质人人追求,尤其对精神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的现代上班族更可贵。
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不同行业的70后、80后、90后上班族。 他们曾被工作“伤害”,患上腰椎病、颈椎病、肥胖等职业病。他们又被运动“拯救”,听说运动能越来越快乐。所以,你要不要试一试呢?
程序员:
运动两年瘦了100多斤
从重度脂肪肝变为轻度
1990年出生的刘牧(化名)是一名程序员,如今在陕西某传媒公司做APP软件开发。他身高195cm,体重200斤,最新的体检报告上显示他有轻度脂肪肝。
“这个指标比前几年好多了。”刘牧说。
六年前,刘牧决定从上一家公司辞职,辞职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加班。他当时干的活同样是软件开发,但工作模式属于“应答式”,不管何时何地甲方不满意成品要求修改,他都得随叫随到,并且公司的性质比较特殊,他必须回到公司连上公司的网用公司的电脑才能操作。
“正常的上班时间是早九晚六,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但实际上,我们从上午9点到公司,晚上10点11点才能离开。晚上加班就得吃东西,当时体检是重度脂肪肝、眼睛散光严重。实话说,辞职原因是我感觉要猝死了。”
对于刘牧说,现在他待的公司比上家公司工作气氛好,并且很少加班。但工资相应缩水。
刘牧有一对儿女,年龄都很小。两年前小孩没上学,他的太太全职在家照顾他们。
“当时我一个人的工资得养活4口人,还有房贷、车贷要还。工作的不稳定性、收入的降低,让我生活压力很大。为了不让自己走向偏激,我选择用运动调节精神压力。”
2022年4月,刘牧每天下班后抽空在小区楼下散步。散步时他很放空,同时他的身体也有改变。
“运动大约一年后,我瘦了80多斤。能感受到的明显变化是,首先不嗜睡了,以前我非常喜欢睡觉,不留神就睡着了。其次整个人的思维方式变得很积极,原先面对工作任务心里有抗拒,现在公司有新项目我会主动参与。”
身体状态好转后,刘牧从散步变为跑步,每次跑个三五公里。2023年12月他新冠“复阳”,运动停止了一段时间,直至今年春季再次“出发”。
“运动是为了身体更健康、思想更积极,可以量力而行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你是和自己做比拼,让自己跑得更快、更远,而不是给别人做一个成果展示。”
刘牧说,他同在IT行业工作的朋友有工作两年存够200万辞职的,辞职原因是体检查出结节。主动向公司请辞后,目前在一个小城市休息,结节也慢慢痊愈。
“对上班族来说,规律运动真得能改变很多。为了可持续地发展,大家可以尝试运动。迈过平台期,见证不一样的自己。”
律师:
过去因工作忽胖忽瘦
如今每日一练维持好状态
今年29岁的陈女士是陕西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进入行业6年多以来,她说自己的体重变动受工作影响很大,瘦的时候像小鸟,胖的时候非常壮。
“我所在的民事部门,总要外出到固定地点约见当事人,还要不停地往各地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跑,需要出差和早起晚归。这就导致我作息规律紊乱,健康状况大不如上大学时。”
随着陈女士工作能力的提升,慢慢地可以带实习律师,她开始有精力部署自己的健身计划。
“为了控制体重,我现在每天会在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练胳膊、胸臀和腿部,除非有开庭或律所开会的时间耽搁,没有一天落下的。”
如今的锻炼计划,让她既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又能增强体质。最近一次去医院体检时,她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在正常值,这让她很欣慰。
“和我年龄相仿的朋友、同事都有对自己制定健身管理和运动计划,大家非常自律。年龄是不会等人的,这就需要你付出努力,好状态就会长存,健康的身体也随之而来。”
医生:
做手术时得穿20多斤的铅衣
至今自身做了3次腰椎手术
今年40岁的姜医生是西安一家三甲医院介入血管科的副主任医师。研究生毕业后,他已工作14年。
“我的工作时间是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但实际上经常早出晚归,有时加班到七八点,晚一点的时候可能会更晚,甚至夜间两三点也要随时待命,处理紧急手术。”
35岁以后,姜医生明显感受到体能的下降。
“我们做手术需要穿20多斤的铅衣,脊柱会承担铅衣的重量。一台手术往往持续两三个小时,一台手术下来腰背负重压力很大。有时候我们一天可能连续进行五六台手术。”
至今,姜医生本人已接受过腰椎上的两次局部分离和一次交融手术。
近年面对健康危机,他开始采取行动。每早5点起床后,他会锻炼到6点多吃完早饭去上班。避开费腰的运动,姜医生逐渐养成运动习惯。他每周至少进行三四次运动,形式不局限于打篮球、健身房器械训练、跑步等。
“我经常约着与同事一块锻炼,大家同样面临健康上的挑战。坚持锻炼几年后,我觉得效果很显著。
现在做完手术后身体的不适感大大减轻。”姜医生建议,“大家无论多忙,都要为自己的身体留出时间。坚持锻炼,让健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享受生活的美好。”
零售公司高管:
“置身工作多年,将自己的健康早已抛掷脑后了”
今年49岁的李女士在西安一家零售集团任高管,她说自己在财务管理行业干了近20年,因为平常太关注工作忽视了身体状况。直至有一次儿子强烈要求她去做体检,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健康问题。
“从去年10月查出病情后我一直在治疗,承受的痛苦很多。”李女士说,结合她的检查结果及生活自述,医生分析病因与她多年的工作压力有关系。
“过去上班时,我的关注点几乎都在工作上,剩下的精力就投入到家庭里。我偶尔会在楼下公园散步、在健身器材上活动一会,但没有时间专门去健身。”
李女士说,治疗近10个月,她的身体状况逐渐在好转,准备恢复一段时间就去公司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后她会培养更多运动方面的爱好。
“我的家人非常支持和鼓励我去尝试各种各样的运动。等我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我们计划一同去旅行、去爬山。”
建筑工程师:
“那天早起后,我感觉到自己的右边身体没知觉了”
今年52岁的赵先生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自己带了一个团队。
2020年3月一个工作日的清晨,睡醒的赵先生突然感觉自己的右边身体没有一点力气。
“我像失去知觉一样起都起不来,当时爱人在厨房做早餐,听到我的呼喊后立即拨打了120。”
住院的赵先生被诊断为右臂偏瘫和右腿偏瘫。
“这等于我的身体是一个半身不遂的状态了,在医院治疗的那几个月离不了妻子、儿子的照看。”
赵先生回忆,自己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年轻时经常和好友出门踢球、户外旅行,但到了中年阶段,工作形式的严峻、甲方的压力,加之抚养孩子,自己确实疏忽了身体健康。
“出院后的日子,为了让我的右边身体能回正常状态,我每天都进行康复训练。日复一日,我的生活终于能自理了。完全康复后,我减轻了工作强度,在不耽搁工程进展的前提下,开始定期体检和运动,让身体有松有驰。”
<<<运动康复医生说:
上班族运动的初衷大都是缓解“职业病”,调整精神状态。但腰椎、颈椎疾病严重时,解决的第一步并非是运动,而是治疗。
位于西安高新区科技七路的西安循证运动康复中心是一家专业提供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领域的医疗服务机构。机构的主治医师柴国强有多年CBA联赛的职业治疗经历,主要医治针对长期疲劳性积累产生的各种不适及因为运动产生的急、慢性运动损伤。
柴国强医生提到过去运动队里的一个说法,做力量训练就好比往银行存钱,平常身体上的消耗是往外取钱,存够了随便取没事,存不够取多了就超值了,身体就受不了。
“有的人会想,平常工作我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建议去做力量训练。其实,力量训练与跑步、打篮球等运动是两个概念,做力量训练是针对我们每一个肌群和每一个关节,通过一个有规律的力量去刺激,让肌肉变得发达。篮球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是上午做力量训练,下午打球,就是考虑到有储备后再消耗。”
柴国强医生说,力量训练有耗时少、不受场地限制、复合练习等优点,建议普通人做力量训练但前提是有会的人引导,每个运动都有规律,不掌握规律直接开始容易受伤、甚至加重原有的状态。
<<<上班族常患的颈椎、腰椎劳损是如何出现的?
“人是对称性的结构,讲究一个力线。力线其实是整个脊柱骨骼肌肉,最基础的作用是支撑。人不论是站着、坐着,力线都在支撑身体。力线不正,受力偏差时身体的一侧往往多做一些功,问题就问题了。久坐的上班族因上半身持续加压,时间长了肌肉痉挛缺血,慢慢降纤维化就产生腰椎劳损、颈椎劳损,立线如果正的话受力均匀,劳损就会减少很多。大家刚开始力量训练时,先纠正力线和发力角度的问题。”
<<<运动会改变人的一生
柴国强医生有力量训练的经历。记者问到运动会给人带来哪些变化,他回答“运动会改变人的一生”。
“刚开始运动,第一周、第二周你可能会很难受,因为这些力量训练相当于把受训练部位的肌肉纤维都撕裂,你会感到困、累、不适应。但过了这个时期,身体肌肉适应了这个运动量,你会变得兴奋。因为这时你的激素水平、代谢能力都提高了,你会发现整个人做事变得有活力,精神头足了干什么事都不一样了。人的运动欲望是无限的,你会自觉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常彭朵/文 赵彬/图
实习生 石芳琪 康欣煜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